蘇从哪里来|苏州三山岛,吴地文化和文明的源头
2023-08-11 13:20:58 交汇点客户端

近日,国家文物局视频号推出《源起三山岛》引发关注,再次把苏州三山岛作为吴地文化和文明的源头带入了话题场。观点认为,三山岛遗址是苏州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遗址,把吴地的人类文明史从新石器时代向前推进到了旧石器时代,也是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次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表明距今一万多年前已有人类在太湖流域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次揭示太湖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

三山岛,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南的太湖中,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四面环水,须乘船方能登岛。岛上三峰相连,北峰称北山,中间的称行山,南峰称小姑山,相传春秋末期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三峰又各带若干小山,壁峰俊秀,景观秀丽,明代曹熙在《三峰寺庄田记》中称赞三山岛为“小蓬莱”。

三山岛本是“湖中桃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却震惊了考古界,当年参与发掘的原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志新向记者回顾了三山岛遗址发现的过程。

1984年3月至4月间,苏州市园林局黄玮工程师到三山岛调查风景资源,没想到有了意外收获:首先,在北峰西侧的东泊小山青峰岭下,发现了一个被淤泥壅塞的溶洞;同时,又在北峰东侧小姑山、龙头山等地开山采石后留下的赤红色泥沙中,发现了一截截发白的兽骨化石,在江南地区极为少见。

4月23日,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专家张祖方等人赶到吴县,在龙头山和小姑山西南,采集到不少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张祖方认为,有化石的地方应该有人类活动的迹象。1985年邀请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陈淳前来协助调查,寻找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结果,陈淳在青峰岭下的湖滩上发现有一片火成岩石料分布,从中分辨出不少具有人类加工痕迹的石制品,确认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地点,并与张祖方协商进行正式发掘。

1985年11月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下游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与古文化遗址研究》的资助下,由南京博物院主持,上海大学师生、苏州博物馆和吴县文管会共同参加的联合发掘小组开赴现场。发掘中进一步确定:旧石器遗址的分布范围,大约在长60米、宽12米的窄长湖滩上,总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正式发掘面积为36平方米,文化层厚约为40厘米。发掘的探方内,共出土石制品5263件,这些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火成岩的燧石、石髓和玛瑙。

同时在小姑山、龙头山出土各种动物的牙齿、上下颌骨、粪便化石共600多种。经鉴定,这些化石的主要品类有“最后鬣狗”的牙齿、股骨、脊椎骨;还有棕熊、中国黑熊、野猪、猴、鹿、獾、兔等动物的牙齿及骨骼,被发现的动物种类达6目20多种,属于一万多年前更新世晚期的遗存。

三山岛遗址的发现有怎样的意义?张志新告诉记者,太湖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此前所做的考古研究,可推断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草鞋山下层和越城下层等文化遗存中就保存了这一时期人类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三山岛遗址的发掘,把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四千年,太湖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第一次得以揭示。

考古专家将三山岛的旧石器与江苏东海大贤庄、连云港锦屏山桃花涧等地的旧石器特征作了比较,三山岛旧石器既有中国传统旧石器文化的共性,更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比如刮削器、尖状器的刃缘可正反两面修理。动物化石也很有特点,三山岛动物群的性质既不同于我国南方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又与我国北方的动物群有一定的区别,具有南北方动物混合的特征。

苏州人最早的“住所”和使用的工具

考古专家认为至少在一万年前,三山岛已是林木葱茏、物种众多、资源丰富的宝地。那么三山岛有哪些重要的文物和遗迹呢?

三山岛最早引起专家注意的是古溶洞。“在现场,我们看到洞口高出春季太湖水面一米多,初步挖掘后,掘进约6米,洞口已清楚地暴露出来。洞口面积约4平方米,岩石参差,颇为美观。”据张志新回忆,张祖方特意登上山包,用力蹬地,竟发出咚咚之声,与蹬平地的声响完全不同,由此断定山下肯定有溶洞。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闻惠芬当年也参与了三山岛遗址发掘工作。她推测,这里极有可能是当时古人类生活、歇息的场所,人们可以在里边生活取暖,应该是苏州人最早的“住所”。

“当时古人类还没有建造房屋的能力,所以大部分人是借助天然的山的岩体、洞穴而居住。”苏州博物馆副馆长孙明利分析说。

在距洞口不远处的滩涂上,发现了几块大石,颜色棕红,质地坚硬,与当地的石灰岩完全不同。经检测研究,确定这些石块为燧石。

远古人用石块击打燧石冒出火星点燃树叶以取火,所以燧石也叫火石。

“燧石由于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古人类用它来制作刮削器或砍砸器,尖又锋利,相当于我们现在家里使用的刀,可以刮鱼鳞或去兽皮等。”闻惠芬说,“这是苏州人最早使用的工具。”

研究者根据三山岛发现的大量石器以及石器废料作出判断,这里可能是一个临时性石器制作场所。

三山岛发掘出大量食肉动物化石,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鬣狗”化石,长约10厘米,高约8厘米。“最后鬣狗”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可以跟狮子、老虎打架,如今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之所以被称为“最后鬣狗”,是因为在一万两千多年前就已在中国消失,这也证明了三山岛遗址至少有一万二千多年。

三山岛发现的20多种动物化石还让专家们有了更大胆的推测。“以现在三山岛面积来看,可能不足以承载这么多种类的动物在岛上生活,所以当时的三山岛应该不是孤岛,而是与周围陆地相连,多样的动物群生活在疏林草原中。”孙明利说。

当年三山岛考古队中的领队之一陈淳现在是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导,他也认为在当时的太湖地区以及整个苏州地区,气候、地理、古生物环境等,与现在有巨大的差别。

为太湖如何形成提供了佐证

太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有多种学术观点,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而三山岛的发现为专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山岛旧石器的发现,标志着苏州地区历史的起点,目前苏南地区和苏州附近,除三山岛外,还没有发现其他旧石器遗址,可以说,三山岛代表了苏州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陈淳推论,哺乳动物和人类在三山岛活动的时候,太湖还没有形成,这片地区为一片森林草原的环境,气温要比现在偏凉一些,森林中有老虎、野猪、鬣狗、棕熊、黑熊、猞猁、豪猪、猕猴出没,这为太湖地区地质历史演变提供了有力佐证。

大约15000年前,由于冰河时代的影响,海平面很低,我国沿海的大陆架都出露地面。冰河时代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约在距今5000—3000年前,太湖地区被淹,形成了一片湖沼湿地环境。之后,由于长江泥沙的堆积,太湖逐渐成为一个封闭的淡水湖,三山岛渐渐成为被浩淼烟波所包围的孤岛。

闻惠芬认为,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下游旧石器文化的空白,为研究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地区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及太湖成因等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她说,“它也再次证明,长江与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三山岛遗址的考古工作一直在延续。”苏州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介绍,2022年,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吴中区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太湖早期文化遗存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调查内容主要为史前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今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吕厚远及其团队考察了三山岛环境。

苏州考古研究所牛煜龙近两年参与了三山岛的调查工作。他告诉记者,课题组希望通过对三山岛古环境的研究,了解太湖的形成变迁对太湖周边古遗址的影响,深入理解周边地区古人类的文明进程。

“除三山岛外,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调查范围,在东山西山乃至西部山区寻找早期人类遗址的线索,并联合地质、水文等机构,在太湖流域甚至太湖水下开展一些寻找早期遗址的探索。”程义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初级